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外事 | 我给苏军红旗歌舞团当翻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在协商 Author 李清和

作者简介


李清和 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天津市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按语



///

本文曾发表于2017年2月16日《人民政协报》第11版。



2021年7月2日,我从网上看到一则微信:俄驻华大使馆的祝贺方式,走心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联合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专门录制中文演唱视频《七律——长征》,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则消息引起了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

1965年10月,苏军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来天津演出,我作为俄语翻译参加了全程接待。他们在演出中用中文演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是一个兵》《二月里来》三首歌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关于那一次的接待情况,2016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给苏军红旗歌舞团当翻译》,并发表在《人民政协报》《今晚报》《天津政协通讯》等报刊上。现将此文重新发表,以飨读者。

歌舞团中国巡演

(网络图)

1965年10月,根据中苏两国文化合作协议,苏军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继1952年访华后第二次访华,第一站就选择了天津。这也是歌舞团第二次来天津访演。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接受了组织上交给的一项重要任务——给苏军红旗歌舞团当翻译。我是1965年南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学习5年。大学一毕业,就能有机会当翻译,进行语言实践锻炼,对于提高我的外语水平是非常难得的机遇。因此,我高兴地接受了这次任务,并决心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把这次任务完成好。

苏军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于当年10月18日陆续来津,24日晚上彩排;25、26、27日晚上正式演出三场;28日离津赴北京访问演出,歌舞团在天津共待了11天。这期间,我作为翻译与歌舞团的人员面对面接触,陪同他们在津参观访问、参加联谊活动、观看演出等。通过陪团活动、与演职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使我对苏军红旗歌舞团有了一定了解,也见证了60年代中苏关系的实际状况和民间交往的心态。

建立之初的歌舞团

(网络图)

苏军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前身是苏联红军歌舞团,创建于1928年,是很受广大观众欢迎的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歌舞团。创始人为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苏联国歌的曲作者、指挥家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他亲自担任该团团长并领导该团达18年之久,直至1946年辞世。此后,该团由鲍里斯·亚历山大罗维奇·亚历山大罗夫上校接替他的父亲领导这个歌舞团。

1949年,为纪念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歌舞团被命名为苏军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该团曾两次获得苏联红旗勋章,一次获得红星勋章。该团由时任团长、苏联人民演员鲍里斯·亚历山大罗维奇·亚历山大罗夫亲自率领并担任艺术指导兼总指挥。全团共180多人,其中合唱演员89人、舞蹈演员36人、乐队41人。他们当中大部分演员都来华访问过,对中国印象深刻,对中国人民态度友好。

俄罗斯民族舞蹈

为了接待好苏军红旗歌舞团,由河北省和天津市(当时是河北省省会)各有关部门,以及省市中苏友协、对外文协、音协、省歌舞剧院、天津音乐学院等,组成强有力的接待班子。我们南大外文系系主任、天津对外文协副会长李霁野也在其中。

歌舞团全程陪同领队、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代表、军旅书法家、诗人魏传统来津亲临指导。接待办公室下设有秘书组、演出组、生活组、翻译组等。我在翻译组,与天津音乐学院教师、中国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陈继续一起陪同歌舞团演员活动。接待办对歌舞团在津全部活动,从迎送、住宿到演出、参观、文娱活动等,都作了周密的安排,使外宾非常满意,团长和演员一再表示感谢。

歌舞团下榻在当时天津最好的饭店即利顺德大酒店和第一饭店(华侨饭店)。演出地点选在了可容纳2400观众、条件最好的第一工人文化宫。歌舞团团长助理克拉夫钦柯对自己住的房间很满意,说房间很大很宽敞很舒适。看了剧场后他情不自尽地说“好大的剧场啊!”

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

根据演出安排,10月24日晚上在一宫举办彩排演出。剧场布置一新,剧场台口上方悬挂着用中俄文书写的“欢迎苏军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访华演出”的大幅横标。团长鲍·亚历山大罗夫十分关心演出效果。歌舞团抵津后,就立即抓紧排练,23日全天和24日上午,全团演职员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之中。

鲍·亚历山大罗夫团长对排练要求十分严格,亲自指挥,亲自检查报幕工作,稍有差错,便大声呵斥,反复纠正,直至达到要求。24日晚上的彩排不是内部彩排,而是有观众出席的非正式演出。因此,歌舞团十分重视。这次彩排一共演出了28个节目,占时两个半小时。彩排的成功,为正式演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月25日晚上,苏军红旗歌舞团在一宫举行访华的首场演出。演出前,河北省文化局副局长李纶和歌舞团团长亚历山大罗夫分别致辞。河北省副省长王东宁、天津市副市长王培仁等省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观看了演出。中间休息时,省市领导接见了亚历山大罗夫团长及歌舞团主要演员。演出结束后,魏传统、李纶等领导同志到后台看望团长和演员们,祝贺他们首场演出成功。亚历山大罗夫团长激动地说:“作为一名艺术家,没有比观众承认他的艺术更高兴的。谢谢中国同志,谢谢观众!”

1965年演出节目单

苏军红旗歌舞团演出阵容强大,主要由著名歌唱家、男声歌唱团、舞蹈团和乐团组成。这次访华带来的总节目单中,一共有70个节目,其中除了6个舞蹈节目外,其余64个都是歌曲节目。

1965年10月25日,红旗歌舞团在天津第一文化宫演出大合唱。(网络图)

在25日晚上的首场演出中,歌舞团挑选了他们认为最精彩的节目奉献给观众。这些节目主要有:《国际歌》《列宁之歌》《神圣的战争》《乌克兰音诗》《红军最强大》《华沙进行曲》《英雄的苏军之歌》《同志们,勇敢地前进》《光荣颂》《跨过高山,跨过平原》《在橡树下》《士兵合唱曲》《船夫曲》等。

作为一支军队歌舞团,歌舞团创始人亚·亚历山大罗夫和他的儿子、时任团长鲍·亚历山大罗夫,与歌舞团一起创作和演出了大量俄罗斯优秀的军旅歌曲。如歌曲《神圣的战争》。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成吨的炸弹炸毁了和平的城市,成千上万的居民被夺去了生命。战争的第三天,列别捷夫·库马奇就在《消息报》和《红星报》上发表了他的诗篇《神圣的战争》。

次日,苏军红旗歌舞团领导人亚·亚历山大罗夫就为之谱上了曲。6月27日,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火车站首演了这首歌曲,为开赴前线的战士们壮行。歌词中写到:“起来,伟大的国家,起来作决死战!要消灭法西斯强盗,万恶的匪帮。”“保卫美丽的祖国,伟大的联盟,全心全意为人民,前进再前进!”“让正义的愤怒像巨浪滚滚沸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这首像警钟一样的歌曲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战争年代,歌舞团经常在前线演出这首歌,士兵们很快就学会了,他们便是在战场上唱着这首歌投入战斗,英勇杀敌。

红旗歌舞团在演唱

在演出中,歌舞团的演员们佩戴肩章和金色领章,用整齐、嘹亮、优美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观众,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歌舞团还演唱了广为流行、受人喜爱的抒情歌曲和俄罗斯民歌,如《海港之夜》《窑洞里》《灯光》《雪球花(卡林卡)》等。

我印象最深的是,艺术家们用中文演唱了三首中国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是一个兵》和《二月里来》。《二月里来》是由我国伟大的作曲家冼星海作曲、塞克作词。这首歌,冼星海先生作于1939年3月,是他所作的《生产大合唱》中一首歌曲。歌舞团之所以选这首歌曲演唱,旨在纪念冼星海先生逝世20周年。艺术家在演唱时,是由著名演员叶夫盖尼·别利亚耶夫领唱。合唱团声情并茂地演唱,声音洪亮,柔婉流畅,旋律动人,较好地忠于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演唱后,观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资料图

(图源:环球网)

此外,歌舞团还演唱了越南歌曲《你永远活着》,以纪念越南爱国者阮文追 ;演唱了古巴革命歌曲《七·二六颂歌》。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以精湛的技巧、诙谐的表情、民族的激情,表演了原汁原味的俄罗斯舞蹈《胜利者》《光荣的纪念碑》《士兵的友谊》《在海港(苏联水兵舞)》《哥萨克骑兵舞》《扎波罗什人》等,这些节目也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观众在整场演出中情绪高涨,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艺术享受。

25日晚上首场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全团人员十分高兴,团长激动得深夜3点才睡觉。他们兴奋地说,观众如此热情,与1952年的情况一模一样。他们很留恋过去的友谊。

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资料图

(图源:环球网)

苏军红旗歌舞团具有自己独树一帜、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鲜明个性和艺术魅力。追求表达明确而完整的音乐语言、极其讲究的音乐语汇和完美无瑕的吐字发音,是歌舞团的演唱特点。其声音的色调变化有很高的技巧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艺术家将合唱声音的和谐、纯美植于俄罗斯民间歌曲的表演之中,从音质到音色、从节奏到旋律,美妙绝伦。在歌舞团担任独唱、领唱的艺术家们,都有着金子一般的嗓音,有些男声演员的高音甚至可以与女高音媲美。因此在乐器清单中特别注明钢琴必须调到440或444,以满足高音区演唱的要求。

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歌舞团以严谨的作风而著称于世。从歌舞团的缔造者亚·亚历山大罗夫到时任团长的鲍·亚历山大罗夫,对音乐艺术的态度极其认真,在他们的教育下,每个演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从发声练习到演出训练都一丝不苟。我看到,歌舞团里的独唱、合唱演员们时常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地练习发声,练习演唱。演员自身的天资和优越条件,加上孜孜不倦的刻苦训练,使他们练就了演唱的过硬本领和精湛的艺术功力。再有,他们的合唱体现了整齐划一的团队精神。这些都是他们能给人们产生巨大震撼力的重要原因。

鉴于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现状,接待班子本着“团结友好、多做工作”的精神,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保证歌舞团在天津演出的顺利进行。团长鲍·亚历山德罗夫为人正直,态度友好,十分怀念和珍惜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歌舞团中来过中国的人对中国均有好感。接待班子在主动协助歌舞团搞好演出的同时,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量满足他们在演出方面的各种要求,并周到细致地搞好生活服务。从团长到演员对我方接待工作表示很满意,一再表示感谢。

接待班子利用演出之余,组织他们游览市容,游览水上公园;参观港口,参观天津针织厂、地毯厂和艺术博物馆等,使他们亲眼看到了天津的发展变化,了解了天津的建设成就。他们所到之处,接待单位都给予热情的招待、详尽的讲解,这些使许多团员深受感动。

在他们观看《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和《革命赞歌》两部电影时,反响强烈。当毛主席的形象在银幕上出现时,多数团员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到房间,有的团员喊:“列宁万岁!”“毛泽东万岁!”在陪餐时,有的团员提议,“为毛泽东干杯!”还有的团员在饭店争着买印有毛主席像的纪念邮票。团长鲍·亚历山大罗夫看了影片《革命赞歌》后给予很高评价,称赞影片不但艺术形式好,更重要的是思想内容好,它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10月26日上午,歌舞团与省、市文艺界代表在天津干部俱乐部进行了联欢。在联欢过程中,苏方人员情绪高涨,全场气氛热烈,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合唱团男低声演员鲁绵采夫说,中国艺术家不仅民族音乐演奏得好,西洋音乐演奏得也很有水平。他们还称赞中国艺术家演唱俄罗斯歌曲声音纯正,吐字清楚,优美动听。对杂技演员的精湛表演,更是赞不绝口,说这是他们看到的世界上最好的杂技。

通过短短几天一系列工作,歌舞团团员们的思想情绪发生了明显变化。团员们主动接近我们,友好气氛升温。他们表示,坚信中苏两国人民一定会永远友好下去。歌舞团报幕员戈尔拉诺夫说,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是谁也破坏不了的。他还向中国同志透露,他给妻子写信说:“我们在天津受到中国同志友好的接待和热情的照顾,实在无法用语言形容。世界上找不到比在中国更好的接待了。”

1965年10月,红旗歌舞二度访华,在天津结束演出后,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网络图)

可以相信,苏军红旗歌舞团将成为中苏友好的宣传者、传播者、助推者,为开拓中苏友好的新前景作出应有的贡献。后来得知,歌舞团随后到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时,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并观看了他们的演出,把友好气氛推向了高潮。

-end-

图文 | 李清和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